- · 《传播力研究》栏目设置[05/29]
- · 《传播力研究》收稿方向[05/29]
- · 《传播力研究》投稿方式[05/29]
- · 《传播力研究》征稿要求[05/29]
- · 《传播力研究》刊物宗旨[05/29]
初中教育中家校结合实效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家校结合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它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塑造和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
家校结合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它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塑造和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辅助。初中生慢慢进入青春期,非常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采用家校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方便教师和家长及时的沟通交流,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避免学生偏离正常成长的轨道。在当今社会,家校结合已经逐步成为教学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开展家校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起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的光荣任务和使命。
一、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家认为,家庭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体现在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和社会角色等各个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家庭扮演着天然教育者的角色,发挥好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是开展好家校结合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部分家长责任意识不够
一些家长缺乏责任意识,对子女“养而不教”,任由他们发展,最终导致子女走向了歧途。还有一些家长存在错误思想,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并认为保障好子女的物质需求就完成了任务,或者总是找借口说自己忙、顾不上,以此来逃避教育子女的责任。这些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家长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二)过分保护或者干涉子女
与那些对子女成长不闻不问的家长截然相反,有些家长则是对子女过度保护或者干涉,严重影响了子女的自我成长,导致子女对家长过度依赖,从而缺乏自己的独立能力。这些家长很多事情都不让子女做,全由自己一手代劳。这种过度的保护干预,对子女来说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会导致他们走上社会后缺乏竞争力,增加被社会所淘汰的风险。
(三)忽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
很多家长只注重子女的物质生活,却欠缺对子女心理的关注,忽视子女的精神需要和心理引导。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陡然加快,再加之社会上各种复杂信息和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惑,造成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家长忽视对子女心理状态的关注,会导致子女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初中教育开展家校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是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要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构建起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互相联动、共同发挥作用的家校结合教育体系,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因此,家校结合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家庭和学校只有在学生教育上形成合力,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家校结合共同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我国的家教合作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对家校结合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深入,目前的家校结合教育工作还处在一个初级的状态,家校结合的实效性还不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使得家校结合教育工作的推进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趁着有利时机,加强家校结合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家校结合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得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强化教育的作用,优化教学的效果,促进初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初中教学中家校结合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家庭全力支持学校工作,学校解决家庭无法解决的问题,两者之间互帮互助,进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给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初中教育中加强家校结合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学校组织有关活动,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qikandaodu/2021/011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