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与宣传策略研究

来源:传播力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选题依据 1.1 核心概念界定 1.1.1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社交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是在特定人群中的一整套具体的联系。这些联系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用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

1 选题依据

1.1 核心概念界定

1.1.1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社交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是在特定人群中的一整套具体的联系。这些联系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用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行为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和个体认为人在网络中的定位,对于每个个体单元和整个系统来说,在行为、意识和态度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1.1.2 乡村社交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概念界定

乡村社交网络中的社会关系一般被定义为网络中的两个对点或者现实社会中的两个人之间的特定接触、连接和联结,这种联系是定向或非定向的。这种社会关系的范式种类有交易关系、沟通关系、交叉关系、利用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亲属关系等。

1.1.3 乡村社交网络中社会结构的概念界定

乡村社交网络中社会结构可以表述为社会网络结构,包括一系列节点(或社交系统的成员)和一系列描述它们之间关联性的关系。

2 研究的基本方法

2.1 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法

收集大数据,对其整理、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基于社交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

2.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互联网平台进行调研,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3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分析法

利用专家系统模拟基于社交网络乡村信息传播,并分析、总结乡村信息传播的特征和传播过程。构建乡村信息基于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和检验不同传播途径的信息传播效果。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对象

课题基于社交网络,以乡村信息传播、控制和宣传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找寻科学合理的乡村信息的传播途径,保证其传播控制效果,同时制订有效的宣传制度和宣传策略[1]。

3.2 总体框架

3.2.1 社交网络和信息传播理论对乡村信息传播研究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乡村的普及发展及乡村居民沟通交流需求的增长,微信、QQ 等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知识共享的重要渠道在乡村迅速普及。虽然社交网络平台为乡村居民发布、浏览和获取信息带来了许多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有害信息。这些有害信息不仅损害乡村居民的利益,更会对乡村社会安全造成威胁。

在线社交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途径与宣传策略,有利于维护乡村平稳秩序和保障乡村居民利益,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强化乡村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提升乡村整体的信息防御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2]。

3.2.2 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随着乡村互联网络技术普及和发展,新媒体等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交网络的普及程度、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人数、使用社交网络人员的知识水平层次、各个网络节点人数、信息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信息来源、信息类型及其重要性等。

3.2.3 研究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特征、途径、过程、规模、效果和影响

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特征和传播过程研究发现,乡村信息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的流动具有相对稳定性、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向为多向可逆、存在重复传播及逆向传播等特征,而且传播的信息影响具有持续性[3]。

以乡村社交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是以乡村社交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乡村信息传播,乡村居民通过符号和信号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与反馈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规模研究,构建乡村社交网络节点影响人数规模的矩阵Y如下。

其中,xij表示第i行、第j列(表示第i行的第j层)的节点人数。

乡村社交网络总的影响人次规模G=Σxij(i=0,1,……,n)。

从源头向下网络节点之间的交叉影响表示为两个矩阵Y相乘,即Y×Y。

基于社交网络的乡村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和传播影响研究中,运用PDCA 质量管理法检测和控制乡村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传播,提高传播质量。为了量化乡村信息基于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特构建基于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的乡村信息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和检验不同传播途径的信息传播效果,监测乡村信息的传播规模和传播效果,保证信息传播质量。乡村信息基于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网址: http://www.cblyjzz.cn/qikandaodu/2021/0313/827.html



上一篇:国内新媒体短视频现象思考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乌合之众视域下带货的消费者集群化与营销传播

传播力研究投稿 | 传播力研究编辑部| 传播力研究版面费 | 传播力研究论文发表 | 传播力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传播力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